欧洲高校如何培养博士?
观点 · 2015-03-10
返回博士生是研究者(researcher),而不再是学生(student),必须学会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并基于此进行独立研究,不能依赖任何人,也没有标准答案。导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两种角色,即建议者和评论者。
文/邵庆龙(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生态经济学博士生)
随着经济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教育界也逐渐同西方接轨。除了形式各异的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外,全球招聘院长和大力引进海归博士也渐渐成为常态。在这一背景下,比较和分析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博士培养模式便成为值得考量的议题之一。笔者有幸得到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赴欧攻博,在至今不到两年的学习期间内产生了许多的感触,深深体悟到国内与海外博士培养的差异,包括高效的学术管理模式、丰富的博士课程设置、便捷的网络学术交流、以及频繁的小型研讨会等。故撰此文,交与各位读者评鉴。
1. 导师学术管理
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主要体现在定期的、一对一的学术研讨(meeting)上。在研讨中,学生将所有不解和疑惑的问题提出来请教,而导师则利用其学术知识和经验进行解答,但仅仅是方向性和概括性的方法与建议,不会给出具体的答案。这一模式同本科生、硕士生均不同,因为在欧洲人看来,博士生是研究者(researcher),而不再是学生(student),必须学会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并基于此进行独立研究,不能依赖任何人,也没有标准答案。导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两种角色,即建议者和评论者。前者给出有益的引导、补充和完善;后者则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学术作品,找出弱点和漏洞,以便使作品更加完善。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后者占据主导地位。而对于来自亚洲的学生来说,从“学生冶到“研究者冶的角色转换,往往是最难适应的。
根据欧洲的教学模式,虽然一般的硕士生没有导师,但博导也往往需要管理好几位、甚至十几位博士生,再加上需要一起合作的博士后和交流学生,工作量巨大。因此,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往往采用流程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指导,其实现工具则是即时交流软件,如Dropbox。这款软件在免费安装后同相关联系人进行连接后便可使用,其特点是实时传递文件,一般用于授课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导师与学生之间。授课老师会把所有的上课资料,包括大纲、阅读文献、甚至临时通知等上传到Dropbox 中,学生可自由查阅和下载。导师则会要求每一个博士生将要求他们写的文献综述、论文等资料上传到Dropbox 中,方便查阅。
在定期学术研讨前,为了提前做好准备,导师会要求博士生提前两到三天将讨论的主要内容列出传到Dropbox 中,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上次讨论的主题、采取的行动、本次讨论的主题以及准备采取的行动等。对于导师来说,在会面之前大致了解了将要讨论的内容,便可提前做好准备,也防止了因博士生太多而遗忘其近期研究动态的问题;对于博士生来说,则是自己的学术进展的记录,便于掌控自己的学术计划。这种应用新技术的流程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有效地节约了导师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值得推广。
2. 博士课程设置
欧洲高校的学院和研究机构对于博士课程的要求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没有博士课程要求,入学之后直接采数据、做实验、写论文,当然一份完整的博士研修计划(research project)是必须的;第二种是导师要求博士生在第一学年参加该学院(或研究所)的硕士课程,即作为旁听生(listener)同硕士一起上课,但不强制要求参加考试,这样做的目的是巩固博士生的专业知识,为之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三种情况更为正规,就是设置了专门的博士生课程,所有博士生必须参加并要在年末进行考试,学分纳入考核体系,如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经济系的博士生必须参加一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因为教授们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才能在这个兴趣点上做出优秀的学术成果。
在每门课开课之前,老师都会通过邮件发给大家一份教学大纲(Syllabus),里面清楚地列出了授课教师的邮箱和网址、课程目标和结构、上课的时间地点和主题、阅读文献以及考试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概要,有的老师还会附上前一年的考试题目给大家作参考。课程参与的学生并不固定,有兴趣则均可参加。一般情况下包括四类:一是自费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二是获得奖学金资助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笔者曾在课堂上认识了一位来自南京的女孩,通过奖学金来欧洲念2 年共4 学期的硕士课程,每学期会在不同国家的大学里上课);三是交流学生,来自欧洲其他高校;最后一类就是旁听生,没有强制参加课程考核的要求。
在欧洲上课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包括老师的方言英语和截然不同的上课模式等。西方课程较为活跃,大半时间都留给学生提问和讨论,老师只做问题的引导和答疑解惑。老师喜欢爱提问的学生,提问时不用举手,也不用站起来,有一种平等地相互讨论的感觉。实际上,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国内一直被推荐,却鲜有成功的案例,原因在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悖的。比如这种形式的讨论需要教师平等和认真的对待学生的提问和质疑;反之,学生也需要有勇气和创新精神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甚至是挑战权威。而这些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尊师冶、“知礼冶,甚至“讷于言而敏于行冶的教诲是不相容的,与目前中国高校的基本情况也未必相符,所以一些海归教师在国内的教改试验往往效果不理想。但是反思之,这并不意味着国内课堂上无法形成宽松的讨论和学习氛围。在课下,有相似研究主题的导师们可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召开小型研讨会,便可在较为宽松的氛围下进行自由的学术讨论。
欧洲的课程考试十分的严格和实际。对于知识类课程往往采用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的考试,前者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试卷上完成考题;后者则是将试题通过邮件发给所有学生,当天晚上必须全部发回指定邮箱,期间可以自由查阅所有资料,甚至互相交流。而像定性研究这种方法性很强的课程,则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咨询老师。这种类型的考试或者检测虽然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但却能得到真才实学,值得借鉴和效仿。
3. 网络交流与小型研讨会
网络交流与小型研讨会是除了导师指导和博士课程之外的培养模式,是贯穿整个博士生涯的教育形式,也是传统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一般情况下,所在学院都会在学校官方邮箱里创建一个群组(group),将所有相关领域的教师、研究人员、博士生、硕士生甚至本科生纳进这个群组,使得所有人共享任何一人发的邮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邮件的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学术问题,学生将问题发到群组,了解的人会进行答复,或与其他人自由讨论;二是与学术领域相关的论文和新闻报道,如最新一期的期刊目录和链接地址,重要的学术论文链接地址、与学术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大都来自The Guardian, U. S. News & WorldReport)等;三是学术会议信息,以及博士、博士后或者研究人员的招聘信息。这些信息对于那些打算参加学术会议、认识潜在学术合作者的博士生,或者寻求新职位的研究者帮助很大。这种便捷合作渠道的优点在于低成本获取大量的信息,观点和思想也可以在更多的受众之间传播。曾经有一位同事在邮箱群组里转发了Lester R. Brown 的文章“Can the world feed China?",对中国快速增加的粮食进口对国际市场的冲击表达了担忧和质疑,成了“中国威胁论冶的又一注脚。在查阅资料和数据后,发现这只是短期情况,原因在于国内粮价大幅上涨,而进口粮食的价格却相对较低,导致了进口暴涨而国内囤积过多的尴尬现象。在将这一情况辑文回复后,收到不少同事表示赞同的回信,若没有这一便捷快速的沟通渠道,误解便无法得到消除。
小型研讨会是一个研究所或学院、甚至是几个志同道合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形式,它一方面让初涉学术的博士生有机会传播自己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在公众前演讲和锻炼的绝好机会。举办时间很灵活,一般一周或两周举行一次,也可临时举行,在邮件群组中发布消息。
国内的博士培养对网络交流和学术研讨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博士生大都局限在自己的学术圈子中,无法开放地同他人交流思想,达不成合作共赢的效应。因此在这一点上,需要更多地借鉴与学习才能提升国内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4. 国际学术交流
由于拥有全世界最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大多数欧洲高校的博士生几乎都有出国学习的经历。这得益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欧洲国家之间的人口流动不需要繁琐的签证手续,研究人员可以非常方便的进入他国高校学习;第二,欧洲各高校大都与欧盟委员会保持密切合作,在同一平台统一行动;第三,欧盟内部很多学术项目是跨国合作,这推动了研究人员的流动。交流学习是博士培养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机构的学术氛围、研究重点和方法学都不尽相同,通过几个月的交流可以充实自己的学术知识;二是认识潜在的合作伙伴,借助他人的优势合作出优秀的学术作品。针对欧盟来说,学术交流主要是“伊拉斯莫斯项目冶(Erasmus Project),通过高校间合作签约后才能进行。只要双方导师同意,博士生通过校方的注册和认证便可出国交流,一般为一个学期,需提前做好计划,也可参加课程。根据欧盟相关文件规定,只要交流期限在3 个月以上,在博士文凭上便会有国际合作培养的记录。
5. 小结
不到2 年的国外学习,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老师对事业的认真和对学生的平等与关爱。国内常常将研究生教育的落后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滑归结为扩招,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欧洲名校学生规模超过四五万的并不少见(如慕尼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巴黎一大等),一些甚至接近十万人(如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如果更多地将学校治理的权利赋予教授,平衡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许可以更显著地推动中国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进步。面对中西博士生培养的差异,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地反问自己:国内博士同样可以得到优质的学术资源、同样可以接触到优秀的论文,有同样发表英文期刊的机会,为何那么辛苦地来到国外读博? 优势在哪里呢? 后来渐渐才明白,国外学术环境对自身的长期熏陶,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身体里,它包括批判和创新精神、注重科学方法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对问题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学术的严谨态度。相信这些品质的形成对于国内博士的培养也会有所助益,也希望更多的国人走出国门,为未来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积蓄力量。
文章原标题为:《欧洲博士培养模式的分析》
(责任编辑邮箱:zhouhz@efnchina.com)